找到相关内容14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藏传因明学提纲(二)

    头戴黄鸡冠形僧帽,认真听取提问而答,如遇答非所问,或文不对题,或有错误时,提问者则用辩论工具念珠,在答辩者头上绕三圈,口念“科尔松”(vkhor-qsun意译为“转三轮”)或“擦”(tsha意译为“羞...

    杨化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01738025.html
  • 量理宝藏论(八)

    关于仲裁无排斥,任意归类极成过。】不答辩、诠说俱过、不断除过。诠释相似答辩,摄属于立论者不诠说能立、或诠说非能立之范畴,至于答非所问,若需要之时机是为无过。若不需要之时机,则为非能立支分,敌辩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30138224.html
  • 因明的历史发展及其贡献

    者则端身正坐,头戴黄色鸡冠形僧帽,一一予以答复。在答辩中亦可以击掌顿足,如有答非所问或文不对题,则提问者可用念珠在答辩者头上绕三圈,念“称尔松”(转三圈),或“擦”(羞)。扎仓堪布还定期视察辩论场,逐班...

    姚南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62838404.html
  • 关于宋代文字禅的几个问题

    这种交流禅学见解和体验的相互酬对,实际上也就是教禅和学禅的过程。  禅学问答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,被称为‘机语’,多是一些含蓄、隐晦或答非所问的语句。有时双方见面并不说话,而是用推、打、踏、喝等方式...

    魏道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2639235.html
  • 《大般涅盘经》的佛性论(下)

    随後经文并未解说偈文的意义,反而是有    点答非所问,偏离主题的情形。 本偈第二次出现於「梵行品    」第八之三, 当时迦叶菩萨因为不解佛陀先前在婆罗双树林    为纯陀说的「本有今无」偈的意义,...

    释恒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53239688.html
  • 打通“古典”与“现代”的一个奇妙出入口:禅思诗学

    的“减法”,“隐象”,下面引用的《定心石小坐》,显然是一种“话头”化的参悟方法:  “文殊问我:/如何?//  我回答/以脚  袁忠岳先生评论该诗“问的是心,答的是脚。答非所问,又恰如所问。脚载心,脚...

    陈仲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00240790.html
  • 茶禅论

    :“和尚问作什摩?”  师云:“吃茶去。”  赵州和尚的这种答非所问,并无多么深刻的禅机,只是禅宗棒喝交驰、扬拳瞬目、指东道西、隐语双关、拈花微笑、以心传心的无字禅的一种付法方式而已。然而,和尚以“吃...

    蔡镇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01440807.html
  • 对中唐湘赣丛林成功经验的思考

    等语,貌似答非所问,也正是行思破斥学人执持佛法大意的殊胜之处。这些简略的材料,便足以说明行思在接机上是不失为曹溪高足的。行思一生可供研究的文献并不多,我们仅知道他一生最大的成功是接引了希迁这样的门人。...

    蔡日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73541328.html
  • 韶阳一路,云门家风 ——云门禅师述评

    和尚家风?"师曰:"门前有读书人。"[66]  问:"如何是西来意?"师曰:"久晴欠雨。"又曰:"粥饭气。"[67]  在文偃以上的接机语中,均是答非所问,但这些回答学人提问的话虽然貌似风马牛不相及,...

    蔡日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74141336.html
  • 对湘赣丛林成功经验的思考

    可见六祖当年说神会为“知解之徒”,也确实是知徒弟莫若师的。此外,行思接机时的“庐陵米什么价”等语,貌似答非所问,也正是行思破斥学人执持佛法大意的殊胜之处。这些简略的材料,便足以说明行思在接机上是不失为...

    蔡日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2942502.html